父母都害怕孩子沉迷互联网,害怕会干扰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,但什么办法也都用了,不只没用,反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其实非常重要的是要找到缘由。
孩子沉迷互联网是什么原因:
1、补偿心理
不少青少年在现实日常,为亲人忽略,爸爸妈妈需要过严,教师常常批评,被同辈群体排斥,通过互联网可以打造友谊,宣泄自己在日常的不满情绪,也可以通过成为网游高手来弥补自己在日常得不到第一的缺憾。
2、具备较强的成人意识
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,成人意识变强,觉得任何事自己可以处置,但在现实日常,却常常没办法解决遇见的困难,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。这个时候,当他们面对没办法解决问题、受挫情绪不稳定时,便会不自觉地探寻互联网这个可以使他们完全逃避现实、情绪可以得到充分宣泄的虚拟世界。
3、逃避心理
学生常常体验到的,是学习的重压、考试的重压、角逐重压的加强、让一部分青少年都感觉很难应付,在内心体验到了高强度重压下,他们会选择逃避到互联网中,释放我们的重压。
4、在游戏中体验掌控感和控制感
不少孩子在家里都是被爸爸妈妈严实掌控,他没足够的自由与能力去控制一些事情。譬如有些孩子长大了,连天天穿什么样衣服都不可以自己做主;一些基本的小事都不可以自己掌控,孩子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向了游戏。在游戏当中,他只须练级练得厉害、装备买得强、组队厉害,就能体验到掌控感和控制感。
5、在游戏中释放现实压抑的攻击性
通过游戏,孩子可以释放我们的不满,这种不满包含了对家庭,对学校。倘若你看到一些孩子在游戏当中的昵称很霸道、强悍,其实他在生活当中,可能是一个很胆小内向,不喜欢说话的人。他们会把游戏中的敌人假想成身边讨厌的人,可能是某个欺负他的同学,或者某一个特别控制他的父母。
6、在游戏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
游戏在一定量上帮助不少内向胆小的孩子打造起线下的友谊。他们可能平常在社交上面有困难的人,在游戏中却可以更好与别人产生一种虚拟的联结。当一个班级中大多数人都在谈论一款游戏时,这种同伴的重压和源于对于同伴认可的渴望,或许会比较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如此一个选择。
7、跟孩子缺少交流
目前的青少年因为面临升学和课业的重压,因此使不少学生与爸爸妈妈之间没办法进行非常不错的交流。大家常说,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当孩子处于这一时期,尤需要来自爸爸妈妈的正确指导。但不少爸爸妈妈因为缺少耐心,对子女习惯用“父母命令”的形式进行指导,从而忽略了青少年青春期的不听话心理,进而导致了青少年偏要和爸爸妈妈对着干的局面。